中新网杭州12月2日电 (应妮 童笑雨)“中国需要认识世界,世界更需要认识中国。”1日在杭州举行的“良渚论坛”青年汉学家分论坛上,德国波恩大学孔子学院常务院长叶翰识这一观点成为与会者的共识。
“良渚论坛”青年汉学家分论坛现场。 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供图
以“新时代青年汉学家眼中的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为主题的“良渚论坛”青年汉学家分论坛1日在杭州举行。参加“2023年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的33国43位青年汉学与国内专家学者围绕论坛主题,积极探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文化丝路”对民心相通的促进作用以及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
“作为德国人,从我的视角来看,可以明显感觉到中国是一个现代化国家,杭州有很著名的阿里巴巴,上海、北京也都是各具特色的中国城市。”通过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叶翰识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所谓‘百闻不如一见’,一到中国,你就会发现中国式现代化不只是理论的描述,而是真的可以看到、感受到的具体现实。”由此他坦言,“中国需要认识世界,世界更需要认识中国。”
“远亲不如近邻,哈萨克斯坦和中国的关系非常重要。”哈萨克斯坦总统战略研究所首席研究员阿迪力·卡吾肯诺夫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交流性倡议,它极大促进了东部的亚太经济区和西部欧洲经济区之间的互动发展。各国人民之间的和睦相处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基础,在他看来,这一倡议还将继续增强各国之间的合作尤其是人文领域的合作,也必将继续为促进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做出更大贡献。
在欧亚太平洋学术协会副主席、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办公室主任雷佩克看来,今天丝路文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地联系着各国人民、国家和文化。“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作为文化试点机构之一,在开展汉语教学工作的同时,还重点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如音乐方面会在维也纳金色音乐厅等场所举办中国的项目,文学方面会定期邀请中国当代作家在维也纳展示他们的作品。”
尼日利亚阿布贾大学政治国际关系学系主任谢里夫表示,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中国致力于推动全球治理的态度和决心。“各国人民都是一个大家庭,在地球村中,我们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希望我们可以真正做到‘和而不同’,共同打造更加和谐的世界,促进全球共同发展。”
哥斯达黎加大学哲学院教授菲利普介绍了哥斯达黎加大学推动汉学研究的一系列行动,包括成立拉美汉学研究所,出版中国文化研究系列丛书等。未来,哥斯达黎加大学还计划推出中国传统音乐会和书法课、武术课以及传统医学课。“希望通过文明对话和文化交流,不仅能各美其美,而且美美与共,最终实现天下大同。”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王巍从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良渚出发,论述了一直到唐朝的中华文明与世界各地文明所进行的积极交流。他指出,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中,积极包容的朝代就能促进文化的大发展,这是历史给我们的启示,也是“一带一路”交流互鉴在当代的启示意义。
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陈广胜分享了三个代表浙江的“文化密码”:10000年世界稻作农业之源——上山;5000年中华文明之源——良渚;1000年江南文化之源——杭州。
作为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之一,由文化和旅游部、浙江省人民政府、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主办的“良渚论坛”将于12月3日在杭州举办。(完)
央视网消息:今天(12月2日),多地丰收喜讯频传,从广西的甘蔗、山西的莲藕到云南的咖啡豆,居民的“糖罐子”“菜篮子”“水杯子”供应有保障,浓浓“烟火气”中,我们也看到了蓬勃发展的活力,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不断释放潜力,传递着经济运行的积极信号。
广西崇左:甘蔗收获季到来 制糖企业加工忙
眼下,甘蔗新榨季到来,作为全国最大的糖料种植基地和食糖主产区,广西糖料蔗种植面积和产量连续多年占全国60%左右。在广西崇左市,糖料蔗收割、榨糖等各项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在广西崇左市龙州县彬桥乡甘蔗种植基地,联合收割机在田间忙碌着来回穿梭。一台小型收割机一天能收割60吨的甘蔗,效率大约是人工的60倍。近年来,当地持续推进糖料蔗机械化种、管、收工作,有效缓解甘蔗采收用工难问题的同时,也极大提高了收割速度。
广西崇左市龙州县彬桥乡岜苗屯蔗农 周富金:今年我家种有28亩甘蔗,预估产量160吨。我选择机收,效率比较高,现在一天能收60吨。
为了迎接新榨季,当地很多制糖企业通过采用自动化数据采集设备、提升工厂智能化水平等方式,提升生产运行效率。
广西崇左市龙州某糖业有限责任公司工作人员 刘敏奇:这个榨季,我们计划压榨甘蔗量150万吨左右,如果按照产糖率13%预测,计划产糖19.5万吨。
2023年,崇左市完成糖料蔗种植面积406.49万亩,目前榨季各项工作正在安全、平稳、有序开展。
山西临猗:万亩莲藕迎丰收 市场供销两旺
入冬后,山西运城临猗县黄河岸边的万亩莲藕迎来丰收,藕农们趁着晴好天气加紧采收。
在临猗县万亩莲藕种植基地,采藕人们身着连体防水服,手持高压水枪,在水田内劳动,凭借经验,藕农们经过一番摸索,一段段白嫩粗壮的莲藕浮出了水面。
田垄上,工人们正在将刚刚起水的莲藕分拣、冲洗、打包、装车,由于黄河滩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当地产出的莲藕深受市场青睐。
近年来,临猗县结合黄河滩地资源优势,大力打造莲藕特色种植基地。目前,莲藕种植面积已达4万亩。
云南保山:13万亩咖啡鲜果丰收 品质提升价格上涨
云南的咖啡产量占到全国98%,这些天,在保山市,13万亩咖啡鲜果陆续迎来采收。随着咖啡品质不断提升,价格也呈现连年上涨的趋势。
在保山隆阳区新寨村,咖啡果逐渐变红成熟,咖农们正在分批采摘红色的鲜果。种植户邵维宾今年种植了600多亩咖啡,去年产量超过400吨,持续上涨的咖啡价格让他对产业前景十分期待。
云南保山市隆阳区新寨村咖啡种植户 邵维宾:现在已经有收购商在收购了,我们村咖啡豆鲜果现在的价格在4.2元—4.8元(每公斤)之间,价格都逐步在上涨,咖啡生豆去年最高价格卖到了37元每公斤,预计今年不会比这个价格低,有可能会突破40块钱一公斤。
咖啡价格的上涨主要得益于精品咖啡品种的改良换种。近年来,(当地)推广种植了波邦、瑰夏等40多个优质品种,咖啡精品率达到了40%。此外,咖农对咖啡的精细化耕作管护以及加工方式的优化转变也进一步提升了咖啡的品质。
云南省咖啡行业协会副会长 胡路:从过去传统的水洗,现在提升到了水洗、日晒、蜜处理,所以咖啡品质有了极大提升。
近年来,云南省将129万亩咖啡列为重点产业之一培育打造,推动咖啡精品率和精深加工率双提升,咖啡鲜果和咖啡豆价格持续上涨,同2020年相比,鲜果从每公斤2元提升到现在的4元多,咖啡豆从每公斤10多元提升到30多元,价格成倍增长。